murmur:西瓜寶貝4歲嚕!

【文章分享】解析寶寶吃手指的利與弊

2011041023:34

老人家都說小寶寶的手指頭上是有蜜的,我家的寶寶果真就是這樣。小手吃得可起勁了,把他一只手拿下來另一只又塞進去了,還吸得嘖嘖作響,特別有滋有味。寶寶為何愛吃小手?這是個讓眾多爸爸媽媽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。讓他吃吧,一是擔心不衛生,二是擔心會對寶寶將來牙齒的發育有影響。可這個給寶寶帶來快樂的習慣,糾正起來還真是不容易。寶寶的『手指棒棒糖』需要戒掉嗎?怎麼戒?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。

  據調查研究顯示,1歲6個月的寶寶中,有19.2%的寶寶有吃手的習慣;3歲寶寶中,有10%的寶寶仍愛吃手;而3歲6個月的寶寶中,保留吃手習慣的比例下降至7.8%。看來吃手的習慣在寶寶當中還真是個普遍現象。

  2歲以上的寶寶應當慢慢戒掉『手指棒棒糖』

  頻繁吃手易使寶寶留下齒型後遺癥

  兩歲以下的寶寶偶爾地啃啃腳丫子,吮吸小手,媽媽們不用為此太擔心。因為,這時寶寶的牙齒發育不會受此影響。寶寶在5~6月的時候長的是虛牙,吃吃小手磨磨牙床並沒有什麼壞處。但兩歲以上的寶寶若已經將吃手作為一種習慣,則易造成寶寶的手指脫皮、腫脹、甚至感染。

  同時,也會引起寶寶出牙時牙齒排列不整齊,牙齒閉合不良等情況。例如,若3?4歲的寶寶過度地吃手,就有可能導致恆齒的齒型缺陷,長出齙牙的比例也更高。

  為了寶寶將來容貌的美觀,媽媽們應當多加留意,耐心地糾正寶寶吃手的習慣。但是當寶寶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或是有某些疾病時,也會喜歡吃手,例如缺鋅的寶寶喜歡咬手指甲。若出現這類情況,媽媽們就應當帶寶寶去醫院看看,請醫生來評估寶寶的營養是否全面了。

  吃手習慣不利於寶寶個性發展

  如果寶寶在兩周歲後依然對吃手樂此不疲並愈演愈烈的話,媽媽們就要注意了,很可能是寶寶的早期誘導教育方面做得不夠。爸爸媽媽應該從自身上找找原因,自己是否對寶寶要求太高了?對寶寶太嚴厲或是與寶寶相處的時間不夠,使得寶寶缺少關愛?

  有關調查顯示,缺少親人關愛和心靈上慰藉不夠的寶寶易養成吃手、吮手習慣,若長期得不到正確引導則會影響寶寶將來個性的發展。因此,爸爸媽媽們應多花點時間和寶寶溝通,和寶寶一起玩玩具或是陪寶寶聊聊天、講講故事,適當地轉移寶寶的注意力,給寶寶更多的愛。多摟抱、多接觸和多按摩寶寶能帶給寶寶安全感、幸福感和滿足感,幫助寶寶逐漸建立自信,消除敏感心理。

  此外,當寶寶開始長牙時,媽媽也可以給寶寶准備磨牙餅乾或是牙膠,讓寶寶的小嘴裡有個東西在,作為小手的替代品。媽媽們也可以給晚上睡覺也喜歡啃手指的寶寶套個手套,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咬傷自己的小手。

  總結:幫助寶寶戒掉手指『棒棒糖』,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心和耐心。因為寶寶也有逆反心理,強行阻止寶寶的吃手習慣有可能會適得其反,反而強化這一行為。在給予寶寶關愛的同時,爸爸媽媽應讓寶寶明白小手除了吃之外還有更多的用途,多多鼓勵寶寶探索小手的技能,鼓勵他去觸摸,去探索和去認識更多的新鮮事物。

  2歲以下的寶寶吃手爸爸媽媽不用擔心

  吃手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

  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人世,外物對寶寶來說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。但初到人世的寶寶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,大腦的定位系統尚不成熟。因此,把手放在嘴裡吃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。當寶寶再長大一些,手指功能開始分化,初期的手眼協調功能也開始顯現了。

  2~3個月後的寶寶會開始出現手的動作,他往往會揮舞著他的手臂和這件大『玩具』玩得不亦樂乎。當寶寶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裡啃的時候,則說明寶寶的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相互配合、相互協調了。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,爸爸媽媽應當為寶寶的這個舉動自豪纔對。

  吃手是寶寶心理發展的需要

  寶寶長到2?3個月時正處於口的敏感期,這個時期的很多寶寶喜歡含著媽媽的乳頭或是咬著小手睡覺。有個東西放在嘴裡對他們來說會多些安全感,而一旦吸吮、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他不安,並產生暴躁、抑郁的不良情緒。

 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埃裡克森認為,在寶寶吃手的活動中還包含了人類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。這裡的性快感只是一種近似於成人快感的情緒,吃手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、煩躁、緊張,具有鎮靜作用。強制性的讓寶寶停止吃手,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陰影。

  據國外研究發現,在這個時期若寶寶的行為受到強制約束、口的敏感期沒有得到正確對待的話,當他長大後將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。男孩易具有暴力傾向,女孩則會更愛說閑話,諷刺挖苦人。

  兩周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為,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,沒有必要去阻止它。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和心理需求。大部分是一種一貫性的行為,長大後也不大會養成吃手的習慣。爸爸媽媽要做的只是經常幫寶寶洗手,保持寶寶的手部衛生,以防細菌入侵引起寶寶的胃腸道感染。